主办:青岛市西游记文化研究会  |   2017年 11月 27日 星期一

当前位置:西游记文化

青岛文化学者刘华元撰写《西游记》与阳明心学

时间:2017-07-26  来源:青岛文化学者刘华元供稿

 

《西游记》的最早版本,早在宋朝就出现在《大唐三藏取经记》,全书仅有三卷,十七段。其中猴行者为主要人物,他辅助玄奘法师,大显神通。作品情节简单。略具明代小说《西游记》的雏形。元代杨景贤创作的杂剧《西游记》在继承前人创作的故事架构外,还进一步对其发扬光大。
 
吴承恩在创作《西游记》的过程中,将一千三百年前玄奘法师不辞辛苦,克服了千难万险,最终取得成功的真实故事作为故事线,将取经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,以各种妖魔鬼怪的面目进行描写。将王阳明心学思想作为小说的思想主线,从而诞生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古典名著。
 
(一)《西游记》创作背景
 
解读《西游记》就必须探究作者吴承恩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。吴承恩生于明朝中期,(1501——1582)享年八十一岁。生于一个由学管沦落为商人的家庭。他的父亲名叫吴锐,性格乐观豁达,奉行常乐哲学,对吴承恩的成长有不小的影响。吴承恩从小就勤奋好学,一目十行,过目成诵。他精于绘画,擅长书法,爱好填诗谱曲,这从《西游记》中大量的诗词可以看出来。少年时代的吴承恩,因为才华出众而在乡邻名声大振,受到了家乡人的赏识,都认为他科举及第,“如拾一芥”。《淮安府志》记载他“性敏而多慧,博极群书,为诗文下笔立成”。他除了勤奋好学外,还特别喜欢搜奇猎怪,爱看神仙鬼怪,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,如《百怪录》《酉阳杂俎》之类的小说野史。
嘉靖十年的时候,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成绩优秀,取得了科考生员的资格。并与同伴一起去南京进行乡试。但是造化弄人,誉满乡邻的吴承恩落榜了,而才华远不如他的同伴却考取了。三年后,专心致志的他再次落榜。吴承恩羞愧交加,在落榜、羞恨、父亲去世的打击下,病倒了。在他看来,没有考取功名,是愧对双亲,有负先人。吴承恩一生坎坷,嘉靖年间,才成为补贡生。嘉靖四十五年任浙江长兴县丞。
由于官途困顿,憎恶官宦的腐败,晚年绝意仕进,闭门著书。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,这使得吴承恩对社会、人生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。并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所创作的作品体现出来。《西游记》就是他抒发内心世界,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重要作品。
 
吴承恩淋漓尽致地把自己的思想倾注到作品中,通过对本书主人公思想轨迹的描写,体现了一个人出生、成长、挫折、奋斗、成功的几个阶段。在这部巨著中,处处可以看到吴承恩的渊博的哲学思想。要想真正了解吴承恩在《西游记》这部作品中表达的真实意图,还需要进一步探寻比他早出生二十九年的王阳明。
 
 (二)《西游记》创作思想
 
   王阳明,又名王守仁。生于1472年,去世于1529年,享年五十七岁。王阳明历任刑部主事、贵州龙场驿丞、庐陵知县、右佥都御史、南赣巡抚、两广总督等职,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、都察院左都御史。因平定朱宸濠之乱,被封为新建伯,隆庆年间追赠新建候。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和军事家。精通儒家学说、道家学说和佛家学说,是心学集大成者。与孔子、孟子、朱熹并称为孔、孟、朱、王。王明阳的心学思想,是明代最具有影响的一种思想。《西游记》从头到尾贯穿着阳明心学思想。所以了解王阳明的思想内容和思想的形成对于正确解读《西游记》是极为重要的。
王阳明生长在一个儒学之家。祖父名叫王伦,是一个有名望的大儒,品行高洁,富有同情心,在骨子里,有着不少魏晋名士的风范。父亲王华是状元及第,曾任翰林院学士、礼部右侍郎、左侍郎等职务。为人仁德宽恕,真诚坦荡,对人不分尊卑贵贱相待如一。所以这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在王阳明身上打下了烙印,对王阳明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,但时运不济,连续两次国考都是名落孙山,感受到了人生挫折的压力。 
参加工作之后不久,因给他人抱不平,而上书直言,被打入大牢,并受到杖刑。出狱后被贬到贵州龙场做一个驿丞。在赴任的路上还遭到了当时宦官刘瑾的追杀,最后才死里逃生。这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。但是面对这种逆境,王阳明没有沉沦,而是知难而进,在逆境中反思、坚持。最后“龙场悟道”,使得自己的思想实现了升华,从不成熟走向了成熟,为日后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,最终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础。
 
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被称之为立德、立功、立言三不朽的成功者。时至今日,仍受到中国、日本、东南亚、乃至全世界的敬仰,可见其巨大的人格魅力。王阳明能够有如此高的成就,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和理想,这是他在坎坷的人生之路能够做到迎难而上,坚忍不拔,百折不挠,最终到达了人生巅峰的根本。
吴承恩在《西游记》的开头说道:“虽然吾书名为志怪,盖不专名鬼,实记人间变异,也微有鉴戒寓焉。”这一段话点明了小说的主题思想。这个思想不是别的,就是王阳明的“心学”。王阳明心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,作为一个没有接触过这个理论体系的人,很难在短时间中理解。这也是近五百年来,对《西游记》众说纷纭的原因所在。其实王阳明用四句话对其思想体系进行了概括: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是意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”正确的理解这四句话,是了解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关键所在。
通俗的解释: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期初,是没有善也没有恶的。既不是古人所讲的人之初,性本善;也不是人之初,性本恶。而是无善无恶的本体之心。人刚生下来,就像一张白纸,没有任何的文字和符号。而来到这个世界后,人之所以出现了善和恶,是因为意动的结果。就是在与这个世界互动的过程中,通过五官即:眼耳鼻舌身意接收到来自客观世界的各种信息后产生的。也是思想的变化结果。有了善才会出现恶,善的背面就是恶。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。正面是善,背面就是恶。这一点是《西游记》中描写最多的地方。当悟空出现了“恶”的想法的时候,就会出现一个妖怪,把唐僧(思路)抓走。然后,悟空再与妖怪进行斗争(其实就是自我修心的过程),最终战胜了妖怪(人性的弱点),自我修养又上了一个台阶。
在《西游记》中吴承恩三藏、孙悟空、猪八戒、沙和尚、白龙马分别代表本书主人公的五个成功要素即:思路、思想、行为、心态和健康 。例如真假悟空的故事。在这个故事中,作者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个正直、善良、勇于进取的悟空,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,与来自自己内心世界的另一个邪恶的悟空进行斗争的故事,最后,正义战胜了邪恶,从而使得他向着成功目标又进了一步。
在阳明心学中强调了“知善知恶是良知”。要想真正获得判断善恶的标准,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。即通过学习,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是非观。知道什么是善,什么是恶,这是我们内心关键的东西,也是在这个世界能够生存的核心思想。王阳明所讲的“致良知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,要通过自我学习和修养,获得判断善恶的标准。这个判断善恶的标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,可以不经过学习,轻而易举获得的。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,才能够获得这种能力,从而对自己的言行善恶有一个肯定的标准。
王阳明在讲述了自己的思想是产生善恶的基础上,又讲到了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养,才能进行判断是非。最后又对如何做好,进行了阐述:就是“为善去恶是格物”。就是要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恶去掉,让自己的善像阳光一样,做到此心光明。
 
阳明心学思想作为一个体系,包括三个方面即:思想左右一切、知行合一和不断修养的过程。在王阳明看来,刚刚出生的人是没有善恶之说的。后来有了善和恶,是因为思想意动的结果。也就是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。思想的变化是导致行为和情绪变化的核心。我们通常所讲的“相由心生”其实就是王阳明这种心即理的解释。所谓的“相”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外在的行为变化,人间百态都是由各种人的行为展现出来的。我们能够看到的行为变化,其实都是由每个人不同的思想决定的。思想发生了变化,则行为也将跟随变化。反过来,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发生了变化,那么可以肯定的一点,就是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。这一点在《西游记》中,大量的笔墨都在讲述作为思想的悟空,和作为行为的悟能之间关系。
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最终实现思想与行为、情绪的相互一致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把握思想的变化。在《西游记》中,悟空是戏份最多的一个人物,也足以证明了思想在人生之路的重要性。但是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来,作为思想的悟空又被称为“心猿”是最具有变化的要素。那么,引起思想变化的是什么?表面上看是眼耳鼻舌身意,在《西游记》中被称为“六贼”的东西。其实合在一起就是人的欲望。人的欲望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感觉器官获得的。欲望是推动人前行的动力,也是给人制造麻烦的东西。我们平常所讲的“欲壑难填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阳明心学思想告诉我们,要确保自己的思想时刻处于一种洁净的状态,还需要不断修养的过程。这一点就像我们打扫卫生一样。不管我们每次打扫的多么干净,随着时间的推移,在地面上总还会不断的掉落上灰尘。这就要求我们经常的清扫卫生,才能确保地面干净。我们的思想也是如此,需要经常的清扫自己的思想。才能确保思想总是处于善良的状态,而不会被邪恶的思想所占领。这个过程就是自我反思、反省的过程。
 
《西游记》中对经常清理自己的思想给予了说明。“ 心地频频扫,尘情细细除,莫教坑堑陷毗卢”要求我们经常的清扫自己的心地,除掉心中的尘情,才不至于让自己的行为失常,这是对阳明心学思想作为《西游记》思想主线的有力证据。
 
 
(三)《西游记》的创作本质
 
   吴承恩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,来传播心学思想,从而诞生了这部奇书,在这些神话故事的背后,才是吴承恩真正要说的话。那么《西游记》的本质内容是什么呢?概括来讲:就是描述了思想、行为、心态之间的关系。
 
在儒学看来,做人的信条就是:孝悌忠信礼义廉耻,当违反了这些信条的时候,就会遭到惩罚。所以悟空偷酒、偷桃、偷丹,大闹天庭就是违背了伦理道德,就要受到道德心的谴责,前七回主要讲述了思想是如何形成的,包括了遗传、家庭、社会、学校四个方面对思想形成的影响。在这个基础上,进一步讲述了思想的动力属性。认识这一点是解读本书的关键所在。作为本书主人公的思想,孙悟空具有动力属性和方法属性两个方面的特点。在前七回的孙悟空能够战天斗地,无所不能,连玉帝、老君都奈何不了他,最后还是如来出面才将其压在了五行山下,所表现的就是思想的动力属性。但从十三回开始,孙悟空逐渐变得平庸,别说菩萨了,就连菩萨的坐骑也让孙悟空一筹莫展。其实并不像有些人所解读的,孙悟空被人换掉了,而是此时此刻表现的是思想的方法属性。
 
 
从《西游记》中可以看出,吴承恩非常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观点。修心是吴承恩非常关注的内容。在作品中作为修心鼻祖——如来,更是成为了本书的关键人物。因为在《西游记》中的如来佛祖其实就是代表了本书主人公的正义心。阳明心学中对于修心是极为看重的。这一点在《西游记》中体现的非常明显。
吴承恩把做人、做事和修心与中华民族三个文化根基儒、道、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。这是本书非常成功的一个地方。吴承恩还将紧箍咒、金箍咒和禁箍咒,作为做人、做事和修心的约束,分别以约束不同的妖怪的形式出现,使得本书的主题思想更加清晰。让读者知晓什么是可以做的,什么是不允许做的。表面上看三个咒,其实就是对内心的各种不良之心的约束。
在《西游记》中作者用各种妖魔鬼怪来代表诸如:恐惧心、自卑心、傲慢心、利名心等种种不良之心。用玉帝、老君、如来、菩萨等代表诸如:道德心、管控心、正义心、自我心等种种善良之心。说到底,吴承恩就是通过善良之心与邪恶之心斗争的故事,来具体体现王阳明的善恶理论学说。
 
总之,《西游记》并不是什么专门讲述妖魔鬼怪的神话小说,而是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奇书,是值得读者认真学习的宝典。
 
 
 
(编者声明:未经作者刘华元本人授权须可,禁止进行转载,违者将追究相关责任)




Copyright © 2016-2026 青岛市西游记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

鲁ICP备17002882号

联系电话:0532-55568000